打哈欠別輕忽! 疲勞駕駛害人害己 休息再上路保障用路安全

  • 2021-06-08 14:36:00

    記者 : 黃雅娟

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! 臺南市政府警察局第二分局提醒駕駛朋友,請充分休息後再開車上路,切勿疲勞駕駛,以確保自身及他人安全,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4條:「汽車駕駛人,連續駕車超過八小時經查屬實,或患病足以影響安全駕駛者,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2400元以下罰鍰,並禁止其駕駛;如應歸責於汽車所有人者,得吊扣其汽車牌照三個月」。

由於連假將屆,出外旅遊長途行車機會增加,交通部提供3點建議,首先,國道行車最好每1.5至2小時至就近服務區休息。再者,駕車前一天保持充足睡眠,駕車時可透過嚼食口香糖或聽音樂方式提神。

根據逢甲大學運輸與物流學系教授蘇昭銘博士所著〈漫談疲勞駕駛〉一文中指出,疲勞駕駛大致會出現以下13種狀況,包括視覺模糊、眼睛發紅、不自覺頻頻點頭、哈欠連連、臉部發麻、視野狹窄、經常漏看或者看錯資訊、反應遲鈍、判斷力下降、專注力與思考能力下降、動作僵硬、節奏變緩且失去方向感、隨意變化車速與方向等,就有可能處於疲勞駕駛狀態。如果出現以上症狀,身體可能就已經處於疲勞狀態,千萬別硬撐繼續駕駛車輛,趕緊找個地方休息以恢復狀態。

南市警二分局呼籲,疲勞駕駛是隱形殺手,對於常需要長途開車的駕駛朋友,或是規劃長途出遊的民眾應時時以「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」這句話來提醒自己保護自身及他人安全,用路人不得不留意,駕駛朋友上路前務必注意是否已充分休息,切勿疲勞駕駛勉強開車上路,疲勞駕駛會影響駕駛人的專注力,稍不注意,就可能造成莫大的遺憾,請落實「倦不上道」的駕駛觀念及習慣,確保用路人安全。





關鍵字:疲勞 駕駛 交通 安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