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: 翁士玄
全國首開先例的《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》於2012年7月11日公布施行,為臺南市文化憲章之確立邁出重要一步。市府於今(2020)年1月9日正式公告「麻豆區歷史街區」,以「老屋立面專案」針對街屋型街區進行整備,並以「面狀」、「點狀」及「線狀」三者來維護街區公共環境,整體政策規劃日趨成熟。
「老屋立面專案」除了針對街區老屋立面整修外,本次整修標的相當值得一提,文化局特別選擇位於街道轉角明顯區位,能見度高並具地標建物特色的麻豆區中山路與中華街轉角,為麻豆天主堂鐘樓及幼兒園打開原本封閉空間,除保存麻豆在地宗教文化資產及延續鐘樓的歷史記憶,也確保都市友善人行環境;在夜間照明的襯托下,更凸顯鐘樓地標的夜間景觀特色,提升麻豆街區整體環境景觀的品質。
本次天主堂鐘樓建物本體特別予以清洗與整修上漆,並結合舊有欄杆重置於內側以維護幼兒園區內兒童安全,整體呈現微妙之美感。
鐘樓正立面搭配有簍空的花格窗,陽光從花格窗漫射撒入,使室內別具光影特色,加上大紅色的條狀木門窗,內部則結合臺灣本土風格的壁畫雕刻和擺設裝飾,展現天主教來臺宣教的本土化象徵,見證西方宗教在臺灣的傳教歷程,闡明土洋文化相互融和的可能性。
街口轉角採減量設計的整修原則,拆除了周邊的圍牆和阻礙通行的廣告看板、移除了其他電桿電線等雜物,新的退縮空間則增設中華路人行步道,重新串聯街區人行動線,展現街區轉角的地標建築特色。
此外,面臨中山路的幼兒園三連棟街屋,工程進行中亦委請結構技師現場勘查並進行必要的結構補強作業,除了使具備歷史文化價值的老屋得以延續其生命,更可使其街道立面整修的景觀效益更加擴大延伸,強化與天主堂視覺上的整體性。
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的「老屋立面專案」以老屋的歷史價值、預期效益及公益性等多元面向進行綜合評估,由專業團隊媒合調查、並經本市歷史街區振興委員會決議後等付諸執行;除目前以各歷史街區連續性沿街面整修外,另亦著手尋找類似此案的轉角重要標的物,對於改善街區空間意象及生活環境成效卓著,也更增添街區歷史感。
文化局期盼藉由這次街角空間開放改造能樹立典範,讓麻豆及其他區域的優美老屋轉角都能見賢思齊、共襄盛舉,一同提升市民生活品質,促進歷史街區復甦,展現古都生活空間的歷史風華。
關鍵字:《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》 文化憲章 麻豆老街 麻豆天主堂鐘樓 三連棟幼兒園街屋